博客
关于我
7-12 How Long Does It Take (25 point(s))
阅读量:66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15

本文共 96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拓扑排序与约束问题求解

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拓扑排序的方法,用于解决具有约束条件的问题。由于数据量较小(可达1e2),我们可以采用数组下标作为索引来直接访问数据。

代码分析与实现

代码采用C++语言,使用标准库 IOCusrstream 以及内存安全库 Cstring 进行开发。关键部分包括以下内容:

代码结构与功能解析

1. 数据结构与定义

`int g[110][110];` 表示边权重的二维数组,其中 `g[a][b]` 存储从节点 `a` 到节点 `b` 的权重。`int Time[110], d[110], q[110];` 分别用于记录当前节点的总时间、约束层数以及操作队列。

2. 拓扑排序算法

`topsort()` 函数采用队列-based 增长式拓扑排序算法。主要步骤包括:

  1. 初始化队列和时间变量
  2. 逐个处理队列中的节点并计算最大时间
  3. 根据约束条件将后续节点加入队列
  4. 返回排序结果

流程描述

在 `topsort()` 函数中,使用队列 `q` 管理待处理节点。初始时,队列为空,时间变量 `head` 设为 0,`tail` 设为 -1。

循环处理节点时:

  1. 取出队列第一个节点 `t`,更新当前最大时间 `res`
  2. 遍历所有节点 `i`,如果 `t` 有指向 `i` 的边且 `i` 未被处理
  3. 将 `i` 加入队列,并更新其时间

应用场景

该方法适用于解决以下典型问题:

  1. 任务调度问题
  2. 课程安排问题
  3. 依赖关系解析问题

在实际应用中,这种拓扑排序方法能够高效解决约束问题,并且代码结构简单易懂。

通过分析以上代码和流程,可以看出该方法在处理小规模约束问题时能够快速得到结果。系统的代码结构和逻辑清晰,适合实际开发。

代码运行与注意事项

在代码运行之前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  1. 确保所有依赖头文件已包含
  2. 初始化数组时清零或合理初始化
  3. 输入数据时注意数据类型转换
  4. 在双向图中处理环的情况

代码主要适用于有向无环图(DAG),在存在环路时需要预先处理或与相关算法组合使用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jvzq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学习总结(68)——MYSQL统计每天、每周、每月、每年数据 SQL 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69)——Mysql EXPLAIN 命令使用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6)——MySql之ALTER命令用法详细解读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0)——MySQL 优化实施方案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1)——MySQL 重复记录查询与删除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1)——数据库介绍(MySQL安装 体系结构、基本管理)再回顾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3)——MySQL 查询A表存在B表不存在的数据SQL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6)——MySQL执行计划(explain)结果含义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7)——温故Mysql数据库开发核心原则与规范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8)——MySQL各版本差异整理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9)——MySQL常用函数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7)——MySql索引原理与使用大全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80)——统计数据库的总记录数和库中各个表的数据量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81)——为什么MySQL不推荐使用uuid或者雪花id作为主键?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82)——MySQL逻辑删除与数据库唯一性约束如何解决?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83)——常用的几种分布式锁:ZK分布式锁、Redis分布式锁、数据库分布式锁、基于JDK的分布式锁方案对比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84)—— Mysql的主从复制延迟问题总结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85)——开发人员最应该明白的数据库设计原则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8)——MySql基本查询、连接查询、子查询、正则表达查询讲解
查看>>
Mysql学习总结(9)——MySql视图原理讲解与使用大全
查看>>